12月22日上午,水井坊街道组织召开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暨共驻共建签约仪式,坚持党建引领,共商区域发展大计,共谋合作共赢良策,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”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”的要求。
此次会议共有26个成员单位参加,其中区直联部门1个,驻区单位8个,社会组织3个 学校3个,企业11个。街道党工委和4个社区党委分别与辖区党组织签订了共建服务协议。
近年来,水井坊街道在区委、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在区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,始终坚持以“问需于民”为党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,牢固树立围绕中心,服务中心,促进中心的意识,先后探索出了党员“双报到”七步工作法、党建工作十大服务品牌、“社区参与式互助体系”社会组织党建品牌、“一核多元、合作共治”的“党建带社建”基层治理模式,在提高党的核心领导作用,增强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,促进社区治理中,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。
成绩只能说明过去,街道党工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,结合市、区两级社区发展与治理大会精神,街道庚即召开了社区发展与治理专题务虚会、工作推进会,围绕建设品质和谐宜居社区,理思路、强措施、明目标。特别是党的十九大闭幕后,街道党工委坚持“高位求新,高位谋变”,统一思想,凝聚共识,坚定不移的践行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开启新征程,落实新要求,作出新贡献。坚持以“五联工作法”为抓手,不断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,完善党委领导、政府主导、社会协同、公众参与、法制保障的体制机制,打造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的命运共同体。
一是坚持区域条块联动,积极探索用共同的共建目标来引领。街道始终坚持“大党建、大联动”,在区域化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的架构下,将辖区机关、学校、企业、社会组织、区直联部门等26个单位纳入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,实现互通有无,共建共享,打通条块分割、封闭运行的“任督二脉”。实践中,坚持以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”为共同的价值目标来引领,以“造福于民、问需于民”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中,打造有温度、有深度、有高度的区域化党建。
二是坚持区域党员联管,积极探索用互联的共建网络来覆盖。目前辖区共有各类党组织87个,党员819名。“两新”党组织中,楼宇综合党委6个、企业党支部19个、社会组织党支部6个。街道积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,搭建党建信息资源平台,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党建联建、党员联管。充分利用党员“e”家网络培训平台,开设个性化网络培训班20余个班次,培训党员2000余人次;利用街道微信公众号,开辟党建“专题学习”栏目,推送“党员应知应会”30余期。通过设立“党员先锋岗”,在辖区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“双示范”活动,增强党员“四个意识”,提高党员思想觉悟,实现党员学习管理两个全覆盖,较好的解决了“两新组织”党员先进性意识不强,党组织弱化、淡化、边缘化的瓶颈。
三是坚持区域活动联办,积极探索用实在的共建载体来推动。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始终坚持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团结群众、凝聚人心,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、民生工作联动服务、区域文化联动促进、安全稳定联动维护、区域人才联动培养、学习型组织联动创建、创先争优联动开展等7个方面,搭建工作载体,推动联建共建。比如,今年9月份,街道开展以对口支援炉霍为主题的党日活动,辖区各单位积极参与,捐款捐物共计5万余元,既丰富了党日活动内容,又落实了区委的中心工作,效果显著。街道创新“楼宇+物业+社会组织”工作模式,建成1600余平米的“时代8号”楼宇党群立体服务站,整合群团资源,开设白领食堂、白领超市,举办 “花艺”课堂、女子防身术等各种活动,既增强楼宇企业和“蓉漂”党员的归属感,又强化对党的认同感。楼宇入住率保持在90%以上,近2年以来,每年实现税收过亿元,有力助推了辖区楼宇经济发展。
四是坚持区域资源联用,积极探索用有效的共建资源来支撑。随着街道党建工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,工作内容的不断拓展,需要充分发挥辖区单位党组织的各自资源优势,为区域内的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党建工作提供资源支撑。为深化拓展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,充分挖掘整合辖区资源,实现1+N大于1、N+N大于N的效果(“1”是指导街道党工委,“N”是指辖区党组织),街道根据辖区群众和各单位的需求,梳理了“精准帮扶、社会公益、行业互惠、个性服务”等4大类18个小项共建项目,辖区机关、学校、企业积极认领共计62个项目。项目认领后,辖区香格里拉大酒店、明宇豪雅饭店、阳光兴业中心等龙头企业,主动将社会公益项目向辖区倾斜。在街道不断深化“1+1+N”社会帮扶援助中,各成员单位捐钱捐物,先后筹集帮扶资金20余万元,对辖区106户特殊困难群众家庭实行大病救助等“一对一” 精准帮扶,辖区有3000多人次受益。省民政厅,区委组织部、区检察院,以党员“双报到”为载体,走访慰问辖区困难群众,先后有400余名党员走访辖区群众2000余次。在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中凝聚了党心民心。
五是坚持区域服务联做,建立完善双向服务工作机制。街道牢牢把握区域化党建这个横向沟通、联系和合作的平台,在街道和社区两个层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,轮值主席制度,定期召开联席会议。街道层面每年至少召开1次成员单位联席会议,社区层面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,落实区域化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决议,收集成员单位意见建议,讨论共建事宜。辖区各单位共同参与区域内社会性、群众性、公益性服务的同时,街道和社区坚持服务为先,主动帮助辖区单位排忧解难,积极为驻区单位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提供区域性党建资源,帮助开展党员轮训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、社区事务受理、帮助化解物业纠纷、入驻企业工商注册一站式服务等。街道建立“区域化党建工作”微信群,及时回应双向服务中遇到的各类问题。2017年以来,为辖区企业解决物业纠纷5起,社区事务受理121件,入党积极分子培训1次20人,提供一站式工商注册服务企业500余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