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最爆炸的新闻,应该是EMC花12亿美金收购一个小公司Virtustream。这应该是乔图斯退休前最后一笔大手笔了。
大家知道,EMC对云很热衷,甚至高端存储也把公有云作为FAST.X分层存储的一层。
在云的方案上,EMC和VMWARE也有很多布局,为什么花这么大价钱收购一个小小的云管理软件公司呢?而且定位还很高,作为EMC联邦的成员,和VMWARE平起平坐,难道它是未来的VMWARE?
Virtustream这个公司只有6年历史,大约40个人,目前年销售额大约$100m,大客户有可口可乐等。这个公司虽然经过9轮融资,但总额才$130m,INTEL资本也在里面。现在被EMC 12亿美金收购,投资者可发大了。
为啥Virtustream这么值钱,西瓜哥简单分析了一下,感觉国内的存储初创公司可以模仿,具体原因后面再详细分析。
Virtustream主要的产品就是其云管理软件Xstream,它最厉害的就是可以把企业的关键业务迁移到云里,甚至包括SAP HANA这样的内存数据库。
整个公司最核心的技术,就是其专利的uVM(micro VM)。西瓜哥借其官方胶片来简单阐述一下uVM的牛逼之处。
大家知道,现在的VM都是以应用为单位,一般一个应用一个VM。这个VM的资源需要根据应用的峰值来配置。也就是说,VM虽然提高了物理服务器的利用率,但颗粒度太大,资源还是有很多浪费。而Virtustream采用了一种新的分配资源的单位,uVM,来解决这个问题。通过这么细粒度的资源调配,可以节约30-80%的计算资源。这个原理有点像ATM网络里面的cell,固定大小,而且很小,交换非常迅速,因此ATM的QoS最好。
Virtustream分析了很多数据,用来确定uVM的资源标准:相当于200MHz CPU,768Mb内存,40IOPs,2Mb/s的网络带宽。把uVM作为一个标准资源单位,VM按需动态从uVM池去请求资源。
这个是按照传统VM分配资源的例子,VM的资源是固定的,用户不是按照使用付费,而是按照分配的资源付费。
如果采用uVM,由于资源颗粒度很小,因此几乎没有资源浪费,而且用户按照使用的资源付费,计费单位统一,计费也方便。
总结一下uVM的优势:减少资源浪费,保证SLA,效率更高,按使用付费。
相信大家看到这里,应该知道EMC收购Virtustream的原因了吧。但目前Virtustream在中国市场还是比较难成为主流,因为其主要和AWS配合比较好,而国内由于政策原因,支持阿里云、华为云可能市场更大。因此,存储初创公司可以考虑COPY Virtustream的方式,就像微信一样,是有可能成功的。
现在企业利用公有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。在Garter的公有云服务魔力象限里,处于领导地位的只有AWS和微软。
有一个公司叫Nasuni,做了一个基于共有云的一个企业存储产品。因此,没有容量的企业存储,这也是一个新的创业方向。
Nasuni最近发布了一个云存储的报告,给出了公有云的一些性能数据,我们来一块看看。
这份报告以Azure为例子,说明公有云容量的迅速发展。
公有云的市场年增幅高达23.2%,市场规模不断增大。
Garter的报告说,2016年,一半的Global 1000大企业会把客户数据存放到公有云上。
但这些基本都是小文件居多,75%的文件都少于10MB。
Nasuni测试了目前最大的三个公有云的性能,发现小文件的性能最好的是微软,AWS只是在100KB的读性能上胜出。
在时延方面,微软和AWS基本都在0.2S左右,而Google的时延就比较高。
在错误率方面,Azure和Goggle都是0错误,而AWS出现了写错误。
因此,总体来说,微软的公有云服务质量最好。相信这个出乎很多人的意料,看来Azure后来居上,成了企业公有云的首选。
Nasuni的理念是Cloud NAS,也就是没有硬盘的企业NAS,不过也支持iSCSI功能。
采用公有云空间,因此Nasuni天然支持全球访问,容量无限扩展,集中管理,安全和灾备等功能。当然,采用本地硬件,可以实现性能加速。
其产品形态从VM纯软件方式,到高端采用SSD加速的高性能模式都有。
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业思路,而且采用国外公有云的产品在国内肯定有水土不服的问题,因为政策的原因,大型国企可能更倾向采用国内的公有云提供商,如阿里云、华为云等等。
总的来说,中国的存储创业公司,可以借鉴互联网复制国外成功经验的模式,利用中国市场够大,政策限制的原因,在这个“大局域网内”实现成功。Virtustream和Nasuni这两种方式,充分利用公有云,有互联网的特征,是非常好的借鉴模式。
而作为现有的存储厂商,也应该学习EMC尽快拥抱公有云。把传统的企业存储业务,扩展到国内的公有云上面去。比如华为的存储产品,虽然现在支持OpenStack接口,但这个是远远不够的,应该可以把公有云的容量作为企业存储分层存储的一层,实现数据从传统存储到公有云的流动。
而针对中国市场,要优先考虑支持国内主流的公有云。而且,华为自己也进入了公有云领域,正在招兵买马,预计今年下半年要大规模扩张。
而利用目前华为存储在企业市场出货第一的地位,如果能够把华为的企业存储和华为云结合起来,实现企业数据的无缝流动,将会大大提高对客户的价值。因此,可以借鉴国外这些公司的产品思路,比如:
1、OceanStor V3高中低存储的分层功能支持华为云/阿里云作为最下面的一层进行扩展,实现类似EMC FAST.X一样的特性;
2、推出类似Nasuni类似的无容量CLOUD NAS产品,并且做到和华为云的深度耦合,在保证SLA和统一管理上做出超出用户期望的功能。
在营销上,华为的存储也可以和华为云捆绑销售,比如购买华为存储,送同容量的华为云灾备空间,降低TCO,给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