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月,西瓜哥夜观天象,掐指一算,预测我们已经进入了SERVER SAN元年。
没有想到,今天看到提出SERVER SAN概念的Wikibon公司,重新修改了SERVER SAN的定义和预测,得出了类似的结论。
Wikibon刚刚发布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报告《Server SAN 2012-2026》,可惜全文西瓜哥拿不到(那位有麻烦给西瓜哥发一个),但其CTO在网站上给出了报告里面的一些关键内容,验证了西瓜哥前面的分析,即SERVER SAN,特别是企业的SERVER SAN爆炸性增长,超过了原来的预期。
Wikibon说,当前,企业SERVER SAN的收入已经超过10亿美金,年增长率大于150%。
Wikibon回顾了去年的研究,调整了SERVER SAN的定义,把其带动的系统销售(System Drag)也计算进来。这个System Drag指支持SERVER SAN实现的没有直接计入SERVER SAN厂商的设备和附加软件(比如有些SERVER SAN厂商只销售软件)。
SERVER SAN包含两部分,企业SERVER SAN和超大规模SERVER SAN。Wikibon公布了2013和2014年的收入情况(包含带动的系统销售,如上所述),如下图所示。我们看到,2014年相比2013年企业SERVER SAN的增幅是187%,收入已经超过了10亿美金。
由于超大规模SERVER SAN主要用在云环境,特别是公有云环境。Wikibon也公布了预测的云厂商的市场收入情况。我们看到,SaaS云是目前的主要形态,未来也会保持快速增长,继续保持这种队形。
而各种云形态对应的超大规模SERVER SAN也是快速增长,但占比不完全一样。我们可以看到,SERVER SAN在IaaS里面的占比要高一些。
Wikibon还对2012-2026的SERVER SAN和传统存储的收入进行了预测(如下图),其中SERVER SAN的平均年增长率是28%,到2026年SERVER SAN市场规模将高达480亿美金。而传统的存储则以每年-16%的速度下降,导致到2026年,整个存储市场的年增长率只有3%。
我们对比一下(下图)去年Wikibon做的预测,大家可以看到SERVER SAN的近期增长明显快于预期,一是由于Wikibon调整了对SERVER SAN的定义,把带动的销售也算进来了,二也是其对SERVER SAN的进展表示更加乐观。
Wikibon认为,除了闪存阵列,传统存储下滑严重。传统存储另外一个可以存活的地方还有数据的长期保存场景(比如其推崇的闪存保存元数据,磁带保存数据的Flape架构)。
而其他的传统存储,都会受到超大规模SERVER SAN和企业SERVER SAN的双重挤压,这是新的预测把传统存储放在中间位置的原因。因为企业会把很多数据保存到公有云上,企业内部为了成本和灵活性也大量采纳SERVER SAN形态。
Wikibon强烈建议企业CIO/CTO现在就要开始试用SERVER SAN,特别是对那些要求低成本或高性能的应用。
西瓜哥认为,虽然中国的SERVER SAN进程和Flash一样,会落后美国3-5年,但趋势是一样的。因此,西瓜哥以后也会更加关注SEVER SAN市场和产品,给大家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分析报道。
转载自高端存储知识